近日来,“非洲猪瘟”事件愈演愈烈, 从东北地区到河南郑州再到江苏连云港,致死率高达100%的“非洲猪瘟”呈现一定程度的扩散迹象。这种猪瘟首次传入是的我国的辽宁,农业部19日发布的新闻通报称:8月15日开始,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某养殖场的生猪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截至目前,发病615头,死亡88头。
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守伟。他明确表示,洲猪瘟疫情不会影响猪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可以放心食用猪肉及其制品。首先,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传染人。非洲猪瘟发现近100年来,全球范围内没有发生过人感染非洲猪瘟的情况,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食用猪肉感染疫病的问题。
其次,严格的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染疫猪肉流入市场。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门加大了非洲猪瘟排查力度,强化了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只有经检疫合格的猪肉才允许上市销售。发生疫情的地方,疫区严格封锁,疫点的全部生猪和疫区内存在风险的生猪均被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染疫猪肉进入加工环节和消费市场。
同时,高温可杀灭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对高温较为敏感,60℃持续加热20分钟即可灭活。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其加工条件均可使该病毒失活。家庭烹饪鲜(冻)猪肉时,其温度往往在90℃至100℃,病毒更加容易失去活性,只要保证足够烹制时间就行。因此,不必因为某个地方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就不吃猪肉,食堂暂停供应猪肉制品也是没有必要的。